政治思潮起源于阶级斗争和思想论战,是特定经济状况和社会情绪的产物。其表现为系统性见解、大批追随者和跨国传播[2] [9] ,具有明确政治倾向和动态演变特征[6] 。基本特征包括适应政治需求、被政治家及公众接受、具备群众性与阶段性影响力[3] 。
类型划分:
政治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主权[1]
经济民族主义:维护经济利益[1]
文化民族主义:强化文化认同理论流派:原生主义、现代主义、族群-象征主义等流派解释民族起源差异[1]。左中右分类体系涵盖新毛派、新自由主义等九大细分思潮[6]。
民族主义随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扩散,在中国历经争取独立到共同体意识塑造[7] 。政治思潮常与自由主义兼容、与民粹主义手段合流,同爱国主义情感同构[1] 。截至2025年,传统思潮式微,生态主义、科技伦理思潮兴起[5] 。
政治思潮映射知识群体权力关系,影响青年思想导向[8] [9] 。极端化思潮合流加剧国际局势复杂性[5] 。理性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国家稳定具重要意义[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兴思潮[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