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是《中国青年报》对重大突发事件或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调查或解析的版面,兼顾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法律、法规、政策的及时解读。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于2004年6月1日《中国青年报》改扩版时被推出。最初定为周一至周五,每日一期,一般刊发在第三版。为了提高版面质量,《中国青年报》编委会决定从2005年7月1日起,特别报道版改为在周一、周三、周五的第三版刊发。考虑到其机动版性质,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调整版面,尽量保证“特别报道”版的出版。2008年8月27日起,特别报道版改为在周一、周三、周五的第七版刊发。
负责《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的机构历经调整,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由综合新闻中心特别报道编辑室负责编辑;2005年7月,报社再次对版面和机构进行调整,撤销特别报道编辑室,将其组稿和白班编辑功能归入新闻供稿中心综合新闻部,将其夜班编辑、拼版功能归入新闻编辑中心分类新闻编辑部。2005年11月下旬,恢复《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编辑室。2007年11月,采编合一,《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编辑室更名为特别报道部。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已成长为《中国青年报》的品牌版面和优势版面。近年来,在每月的读者评估报告中,综合排名、编委会排名在九大新闻版面中稳居第二。《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被报社评为“最有影响力的版面”之一,并有多篇报道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报道”。《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在学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大学等院校的新闻系硕士生把本报特别报道版专门作为研究对象,写了毕业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蔡雯教授在《新闻整合、展示与增值》一书中专门把《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作为一个案例详细评介。
吴湘韩: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兼特别报道部主任,高级编辑。1994年7月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至今先后在中国青年报社湖北记者站、湖南记者站、编辑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7次获中国新闻奖,代表作有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系列报道(采写)、《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采写)、高考加分系列报道(策划、主编、参与采写等)。协助报社领导组织策划了2007年、2008年、2009年全国两会、恢复高考30年、党的十七大、嫦娥探月、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报道。2007年11月8日,获中宣部、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记协等部委授予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中国青年报社2007年度“最佳编辑”获得者。 吴湘韩
刘万永:男,199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1998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同年到中国青年报工作。现为《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刘万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