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张 冰凌灾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1)热力因素:第一种情况是水体得到热量,如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地下水加入的热量,水流运动产生的热量。第二种情况是使水体失去的热量,如水面或冰面的有效逆辐射。第三种情况是在一定条件下使水体得热,在另一种条件下使水体失热,如蒸发时失热,凝结时得热;降雪时失热,降雨时得热;大气与水流的热交换;河床与水流的热交换等。对于一个河段,单位时间内水体总热量的变化,可列水体热量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在成冰阶段,水流为失热过程,在融冰阶段,水流为得热过程。
(2)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水位、流量、流速、风向、风速及波浪等。在封冻期,同样的热力条件下,如果流量大、流速快、顺流方向的风速大,则水流的输冰能力强,冰块很难静止下来,就能推迟封冻日期甚至不封冻;反之,则容易封冻。在融冰期,同样的热力条件下,如果流量大、流速快、涨差大、顺流方向的风力强,则容易形成“武开河”;反之,则容易形成“文开河”。
(3)河道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河道边界条件等。在同样热力和动力条件下,有些河段先封冻,有些河段后封冻,有些河段容易形成冰塞、冰坝,有些河段则不容易形成冰塞、冰坝。一般来说,在陡弯、多弯处及沙滩较多处,先开始封冻,解冻时也容易形成冰坝。
冰凌灾害的发生,对环境影响甚大,如果没有应急措施,还会对当地的人口死亡。 共7张 灾害生态影响
2008年南方雪灾损失62亿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
2008年1月以来,贵州省遭受了50年未遇的大面积雪凝灾害,道路结冰,交通瘫痪,供电中断,全省各地市通信网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先后发生市电大面积
中断的严重情况,影响到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通信行业紧急动员起来,在省通信管理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通信运营企业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统一指挥、响应积极、措施得力,迅速启动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和各企业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开展通信保障、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工作,为全省的抢险救灾和通信保障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灾情拉响应急警笛 共5张 冰凌灾害
截至2月底,全省累计有4万多站(次)通信基站、16000多皮长公里通信光缆、4000多个固定网接入网点、100多个模块局受损,最多时(1月31日),全省有8000多个基站处于通信中断状态,接近全省基站总数的50%,雪凝灾害给贵州省通信行业造成7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在灾害期间,全省通信行业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8万多人(次),出动抢修车辆5万多辆(次),投入抢修设备3万台(次),其中投入使用的小型发电机5000多台,出动应急通信车500余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2月6日,全省所有乡(镇)全部恢复通信,2月7日,受损模块局全部修复,按照恢复计划3月中旬恢复所有受损网络,4月底恢复到灾前水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