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辽金石刻展区藏有一通立于大定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的金代墓表。该表为四方柱形,带有雕为两层实为一体的正方形基座,表顶贯以重檐顶盖石两方。基座边长85厘米,高30厘米;表身边长56厘米,高205厘米。表身四面满镌楷书,共刻31行,满行27字。表首正面篆刻“吕君墓表”四字,蔡珪篆书,任询撰文并书丹,刻工宫伯元。该表1991年出土于丰台区石榴庄凉水河南岸,赵福生先生在《书法丛刊》1992年第四期发表了墓表拓片并介绍了其书法价值。范军女士在《北京文博》2000年第一期《金代碑刻叙录》中曾将本表收入目录中。墓表篆题人蔡珪,字正甫,丞相蔡松年之子,金天德三年(1151年)进士,知识渊博,通古文,历任编类官、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大定十四年(1174年)在山东潍州任上病逝。蔡珪遗墨传世不多,篆书尤为罕见,此表虽只4字,也称珍贵。撰书表文的任询是金代著名的书法家,《金史》有传。任询字君谟,号南麓先生,金易州军市人(今河北易县),正隆二年(1157年)进士,大定七年(1167年)书墓表时,任承务郎行大兴府宛平县主簿。64岁退休,家藏书画数百轴,日夕展玩,70而卒。其书法造诣颇深,《金史》称“当时第一”。吕君墓表共864字,为其楷书力作,用笔源于颜真卿。
1991年底,在金中都南城垣护城河岸(今凉水河)距现地表2米至4米的淤沙层中,发现了一座金大定七年(1167年)的墓表。墓表为汉白玉质地,由底座、表身和顶盖三部分组成,通高265厘米。底座为凸字形方座,边长85厘米、高24厘米;表身呈方柱形,边长56厘米、高109厘米;顶盖刻成四阿重檐,每层檐各用一块石料雕成,分别高22厘米,上檐边长77厘米,下檐边长90厘米。表身四面镌刻楷书表文,每面8行,漫行27字,首题篆书“吕君墓表”,下刻“朝散大夫行太常丞兼户部员外郎蔡珪篆”、“承务郎行大兴府宛平县主簿任询撰并书”两行字。墓主吕徵,《金史》失载。据表文知吕徵字良弼,世居燕地,号称豪族,娶赵氏,生二子。
吕徵墓表
吕君卒于大定七年,享年五十八。他应生于辽天庆三年,宋政和三年。根据表文,吕徵终身未仕,但他从军戍镇阳,并且在同知开封府事刘*;手下和原王府中做过幕客。镇阳应是镇州(真定府)的别称。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金属河北西路。王若虚,槁城人(属真定府),金亡,微服北归镇阳④,可证镇阳即真定府。吕徵从军戍镇阳当在金天会年间。蔡肯为吕徵墓表篆额,与吕君戍镇阳这段经历不无关系。皇统二年三月,“遣左副点检塞里,山东西路都转运使刘送天水郡王丧柩及宋帝母韦氏还江南”⑤,都转运使为正三品诸府,同知一员正四品⑥,是故刘*;任山东西路都转运使之前任同知开封府事。表文第二面第一行:“原王留守都……”。《金史》中共有两位原王,一位是章宗,章宗生于大定八年,大定二十五年封原王,判大兴府事,而表上的这位原王是大定七年以前的原王,故这位原王肯定不是金章宗。另一位原王是太宗子宗本,宗本本名阿鲁,天眷元年十月丙寅,金熙宗封“太宗子斛鲁补等十三人为王”⑦,天眷二年九月戊寅朔“降封太宗诸子”⑧。宗本封原王事见《金史》卷59《宗室传》。金史未记载宗本留守京都事,皇统九年正月丙午“判大宗正事宗本为尚书右丞相”⑨,三月辛丑,“以司空宗本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九月戊戌“以右丞相宗本为太保领三省事”⑩,“海陵篡立,进太傅,领三省事”。天德二年四月戊午,因萧裕、乌带等人的诬陷,“杀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宗本判大宗正事以前的历官不详,他留守京都当是皇统年间的事情,当时金都在上京会宁府,燕京土豪吕徵恐怕不会去远在东北一隅的上京,所以作者以为这个京都可能是指开封,因其为北宋都城,故时人习称京都。该墓表作者任询虽祖籍为易州,但北宋末燕云十六州入宋,任询生于宋之虔州(治今江西赣州市),幼年在宋,故按宋人的习惯称开封为京都是情理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