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轧花机是棉花加工的重要设备,在1990年之前我国主要以5571型毛刷式锯齿轧花机为主,台时产量300 kg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山东棉麻厂)在消化吸收美国大陆公司20世纪80年代的棉花加工设备的基础上,研制出121型轧花机;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原邯郸棉机厂)在消化吸收美国142型轧花机的基础上,研制出120A型轧花机;大丰市供销机械厂研制出MY100-16型锯齿轧花机。几种大型轧花机的研制生产,使轧花机台时产量提高到了1000kg,改变了我国棉花加工设备35年一贯制局面,开创了我国棉花加工设备新纪元。尤其121型轧花机,首次采用了中箱排籽技术,ϕ406mm大锯片,横扁圆形工作箱,使产质量有了大的飞跃。在此基础上,锯齿轧花机的研发出现了快速发展,打破了国外轧花机的垄断市场。[1]
是利用摩擦系数较大的皮辊表面沾附和带动棉纤维,从而达到与棉子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维修简易,且不易轧断棉纤维,适用于加工细绒棉、长绒棉和成熟度较差的子棉。常用的机型有冲刀式和滚刀式两种(图 1)。冲刀式皮辊轧花机是用一把定刀在皮辊的一侧阻挡棉子,同时用一把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刀冲击棉子,使其与纤维分离,生产效率较低,一台宽度800毫米的皮辊轧花机每小时仅能加工30~40千克皮棉。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是用一个高速旋转(约 500转/分)的滚刀代替往复运动的动刀分离棉子。一台宽度1000毫米的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每小时可加工皮棉200千克。
利用高速旋转(圆周速度约12~13米/秒)的圆盘锯片通过肋条间隙钩拉棉花纤维,使之与棉子分离的机械。有毛刷式和气流式两种类型。其主要工作部件有喂花辊、清花机构、轧花工作箱、轧花肋条、锯片圆筒、毛刷滚筒或气流吸嘴、集棉箱等(图 2)。子棉经成对配置的喂花辊喂入清花机构,然后进入轧花机前箱,被拨棉辊抛向锯片。铃壳等大杂物漏下,子棉被锯齿钩住带入轧花工作箱。锯片迅速旋转,带动相互牵引的子棉形成转动的子棉卷。锯齿钩住纤维转动,通过相邻轧花肋条间隙后,棉纤维被毛刷滚筒(或气流)刷下,并送入集棉箱;棉子被肋条挡住,沿两锯片之间的肋条面下移,经棉子梳排出机外。 锯齿轧花机的生产效率同轧花工作箱的形状、子棉卷的转动速度、锯片齿形及速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提高锯齿轧花机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子棉卷的运动阻力,同时提高其表面运动速度,以加快棉子的排出。一般是一台80锯片的轧花机每小时能加工皮棉400千克左右,相当于10台800毫米的皮辊轧花机的生产效率,还可节省能耗40%。缺点是对棉花纤维的损伤较大,不适于加工细绒棉和长绒棉,且锯片需经常磨齿和更换。中国生产的锯齿轧花机采用320毫米直径的标准锯片,锯片间距为19.4毫米。70年代末成功地采用低碳钢软氮化表面处理新工艺,使锯片寿命提高50%,降低了生产成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