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地区属燕国上谷郡。[57]
西汉时期,置居庸县、夷舆县,属上谷郡。居庸县故城在今延庆城,夷舆县治在今延庆区东北古城村东。
新朝王莽时期,夷舆县改为朔调亭,上谷郡更名朔调郡,东汉复原称夷舆县。
东汉建武年间,夷舆县废,其辖区并入居庸县,仍属上谷郡。
北魏时期,上谷郡迁徙至居庸县,领沮阳、居庸2县。[57]
北齐时期,居庸县废。
隋朝时期,延庆地区属燕州,后属涿郡怀戎县。
唐朝天宝年间,析怀戎县东境置妫川县,治所在今延庆城。
唐朝末年,置儒州与缙山县。儒州治所在今延庆东北大柏老(旧县),领缙山1县。缙山县与儒州共治大柏老。
五代后晋时期,儒州割以贿辽,辽于儒州置缙阳军。
宋宣和五年(1123年),儒州还宋,属云中府路。金儒州废,缙山县改属德兴府,并于县境设永安镇。
元至元三年(1266年),缙山县省入怀来县;五年,复置,并移治今延庆城。元延祐三年(1316年)九月,升缙山县为龙庆州,改属大都路,领怀来1县。[57]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属永平府;三年,改隶北平府,并置居庸关守御千户所,后改为隆庆卫;四年,龙庆州废;十二年,置永宁卫,治团山下,后徙治今永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