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演唱术语。传统戏曲演唱要求“审五音,正四呼”,是为正确表达字音所用的方法。五音指喉、舌、齿、牙、唇等发音部位;四呼即开、齐、撮、合四个发音时不同的口形。五音是构成字音的开始部分,传统称为字头(即声母),演唱艺诀有“出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指吐音准确,演唱才能动人。四呼是指发音时不同的口形,实指字音的韵母部分,演唱艺诀“腔变音不变”,即指运腔时须保持一定的口形,字音才可唱准,清晰悦耳。
唇音字如:帮、忙、芳、发、分、风、不、并、白、马、明、朋、批、平、旁……
齿音字如:做、组、在、从、参、才、常、山、是、商、身、出、发、长、途、春、成、中、整、之……
舌音字如:大、多、地、天、谭、里、来、路、年、难、量、腾……
牙音字如:就、建、其、强、新、下、相、希……
喉字音如:国、高、可、空、和、海、好、红……
开口呼字如:八、纱、可、乐、和、上、康、唐等。
齐口呼字如:比、碧、起、秘、系、皮等。
合口呼字如:步、舞、奴、武、图、书、目等。
撮口呼字如:曲、去、举、剧、于、语、绢等。
只有掌握了五音的正确发音部位,保证行腔的标准口形,才能做到腔变音不变,出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