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率指适龄人口在校学生总数与适龄人口总数的比率,用于衡量特定教育阶段的入学普及程度[4] [7] [8] 。根据统计口径差异,分为:
毛入学率: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包含超龄学生)与官方规定适龄人口总数的比率,反映教育系统总体容量[3][8][9];
净入学率:某级教育适龄儿童实际入学人数与适龄人口总数的比率,精准体现适龄群体的入学状况[8][9]。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计算公式:已入学学龄儿童数(包含弱智儿童)/校内外学龄儿童总数×100%[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计算时,通常纳入远程教育学生,并依据学龄范围调整(如18-22岁)[5]。
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全国及各省份毛入学率均超90%,实现普及目标[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0.26%升至2023年60.2%,进入普及化阶段[6][5];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较教育强国平均水平(87.1%)仍存在差距[5] 。优化措施包括: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增长到2023年的60.2%[6];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承担国家60%以上基础研究任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