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罗斯托克市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
州文化上和经济上最重要的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包括造船业、海运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海滨,港口,汉萨城市的历史,砖石哥特建筑,以及建于1419年的古老的罗斯托克大学勾画出这座城市的特色。德国总统高克就是毕业于罗斯托克大学。
罗斯托克市区分布于瓦尔诺河下游两岸,从市中心到海岸有13公里的宽阔河道,可以行船。紧邻入海口的河段向东扩为布莱特泠湾,在此建有罗斯托克海港。居民区集中在瓦尔诺河西岸及东岸南部。东岸北部呈现田园风光,有一片6000公顷的叫做罗斯托克海德的滨海林区。 罗斯托克港
罗斯托克古城区和瓦尔诺明德的地貌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改变。今天的主干道阿姆施特兰德路(Am Strande,意为河滩旁)一带昔日确实是河滩,亦曾建有通往航道的长桥。古城曾有的护城河在拆除要塞工事之后毫无意义,在市港(市中心的河港)改建时被填平。在一些老照片上还可以看到曾分别坐落于彼得门外和科略佩林门外的两座桥梁,附近曾建有菲舍尔港,及煤炭码头所在的黑德格港,位于现在的黑德格半岛。瓦尔诺河在瓦尔诺明德曾经改道,布莱特泠湾在海港扩建时也有所变化。
罗斯托克在陆地上只与巴特多贝兰地区相邻,这一地区的大部分被称为罗斯托克的卫星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很多新住宅和新企业,吸引了部分城市居民。
罗斯托克
罗斯托克的建城史与梅克伦堡统治家族的起源史息息相关。城市建立之前,大约公元600年,一些斯拉夫部落迁到瓦尔诺河畔建立据点,先是属于传说民族维尔策的库依齐那人,之后是文德人,统治梅克伦堡的家族正是出自文德人中的阿波德利特一系。1147年,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发动了针对文德人的十字军战争,之后丹麦人也参与进来,与萨克森人结成同盟。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尔一世从1159年到1185年屡次派遣舰队进攻文德人,以解除其对南丹麦岛屿的威胁。著名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提库思在他的16卷丹麦史《丹麦人的业绩》(gesta danorum)中首次提及罗斯托克:1161年,在瓦尔德马尔一世的率领下,萨克森人的盟友丹麦人摧毁了斯拉夫人的王侯城堡罗斯托克(urbs roztoc)。但不久此地即得以重建,而且拥有了一个贸易区,很多手工业者和商人来此发展。据史书记载,
1189年此地建有城堡,市场,以及牧师是德意志人的圣克雷门斯教堂。
1200年左右,这一地区因为人口的增长显得过于拥挤,于是信奉基督教的德意志移民选择了一处与这片河畔低地邻近的对岸高地,依照吕贝克的模式建立新区,成为罗斯托克历史中的第一个城市核心,其代表建筑是老市场和圣彼得教堂(当时大概只是一座木制小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