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时间线未必为最新,实际世界线以游戏内为准。
1月8日,德皇听取了军队领导人关于重新启动无限制潜艇战的争论,但最终决定反对他们。这是Kaiserreich偏离我们世界线的时间点。
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被迫辞职并被乔治·米夏埃利斯取代。
在西线,法军在贵妇小径的惨重伤亡导致法国士兵罢工。这场灾难阻止了法国最高指挥部继续扩大攻势直到年底,使德国有机会从布鲁西洛夫攻势中恢复过来。
随着1917年3月(俄历2月)沙皇退位,俄罗斯崩溃并陷入无政府状态。一个临时政府由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建立起来,但在11月(俄历10月)被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推翻,俄国内战开始。
在意大利,于卡波雷托攻势中被击败的意军撤至皮亚韦河,那里是他们保住威尼斯的最后防线。
奥斯曼军队节节败退,巴格达和耶路撒冷均落入英军之手。
英国潜艇误将一艘向德国运送圣诞礼物的美国货船击沉,杀死了几名美国公民,使美国失去介入战争的理由。公众的反对迫使其开放了部分封锁,这避免了中欧出现饥荒的隐患。
德国与布尔什维克在3月初签订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条约,使数以千计的德奥军队得以调至其他战线。布尔什维克将芬兰、波罗的海诸州、议会波兰、白鲁塞尼亚(白罗斯)和乌克兰割让给德国人。
协约国一次旨在于德军增援到来前突破其防线的大规模春季攻势,被德军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挫败。
意在将希腊逐出战争的条顿堡行动开始。中央同盟没有攻击眼前的萨洛尼卡要塞,而是广泛运用风暴特种兵和所谓“渗透”战术。当其他德保联军席卷希腊时,萨洛尼卡的守军被钉住了。7月3日雅典沦陷,致使希腊政府投降。萨洛尼卡的西方军队于不久后撤离。
自2月至5月,由拉夫·科尔尼洛夫将军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白俄“志愿军”,从罗斯托夫跨越冰冻的库班草原向南撤退。这次著名的“冰雪行军”以科尔尼洛夫逃离死亡告终,他险些在叶卡捷林诺达尔一役对他司令部的炮击中丧生。夺取此城加强了白军对库班哥萨克中心地带的控制。
艾伦比将军包围和摧毁了大部分奥斯曼军队并征服了大马士革,打完了协约国在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胜仗。两支德国师在之后抵达了小亚细亚,阻止了协约国对安纳托利亚的入侵。
俄罗斯布尔什维克著名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在布尔什维克镇压左翼社会革命党后遭范妮·卡普兰刺杀。列夫·加米涅夫很快接替了列宁,但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
协约国对抗德国U艇战术成功和对德封锁,导致由希佩尔海军上将领导的公海舰队的绝望突围。第二次日德兰海战以平局结束,但遭到冲击的皇家海军被迫解除了封锁。封锁的全面结束和乌克兰粮食的流入结束了德国因饥荒造成的恐惧。
与此同时,奥皇卡尔在不断崩溃的国内阵线和不断膨胀的革命精神的压力下发出“人民宣言”,承诺战争胜利后帝国内部的民族自决权,用以安抚奥地利的大量少数民族。尽管宣言未对匈牙利提出任何要求,君合国双方仍在十月底商定了克罗地亚国家的自决权,使克罗地亚王国获得与匈牙利相同的地位。
当反布尔什维克制宪会议与西伯利亚政府谈判近一个月后,海军上将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勉强发动了政变,团结了分裂的白军。鲍里斯·萨文科夫的到来挽救了局势,他说服高尔察克同意了社会革命党的许多要求,并把他的权力限制在了军事最高指挥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