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为百越地。
秦,属南海郡揭阳县。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揭阳县属南越。
汉元鼎六年(前111),统一南越,丰顺县地仍属南海郡揭阳县。三国,属孙吴地。
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隶东官那。义熙九年(413),分东官郡立义安郡,废揭阳县并设五县:绥安(今福建漳浦)、海宁(今福建龙溪)、海阳(今潮州市、潮安、揭阳、揭西、澄海、饶平、南澳及丰顺大部)、潮阳(今潮阳、普宁、惠来)、义招(今梅县、大埔)。
隋开皇十一年(591),废义安郡置潮州,丰顺大部地域属潮州海阳县。
唐天宝初,一度改潮州为潮阳郡,乾元初复潮州。
宋宣和三年(1121),割海阳县部分地域置揭阳县,仍隶潮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潮州为潮州路,海阳、揭阳仍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揭阳等八县。[44]
清乾隆三年(1738),划潮州海阳县之丰政都,揭阳县之蓝田都九图、十图,大埔县清远都白芒社,嘉应州万安都建桥、环清、径心三堡等地建丰顺县,隶属潮州。[9] 丰顺县地图
民国时丰顺县先后隶属广东省潮循道,第五、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44]
1950年1月,丰顺县从原属潮汕专区划归兴梅专区管辖。[9]
1953年,属粤东行政公署。
1956年,属汕头专区。[44]
1958年12月,撤丰顺县并入大埔、揭阳县。[9]
1961年,恢复丰顺县,隶属汕头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