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赴瑞士苏黎士大学数学研究所在R·Gabriel教授指导下继续攻博士学位。1993年3月已顺利通守论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On a proalem of Nayrova and Roiter》是用一个新的方法解决一个推广了的经典“矩阵问题”,这是一个很被称道的结果。1993年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自199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2000年晋升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13.08 -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数学科学系,教授[1] 。
从事代数表示论以及与量子群的交叉研究。1997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等奖,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7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及多个国际合作项目。
邓邦明
邓邦明教授于1993年获瑞士苏黎世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德国洪堡基金。发表论文20余篇,近五年SCI 收录8篇,给出过一类Tame型代数模范畴的完整刻画,完满地解决了著名的 Gelfand 问题,并在拟遗传代数,Hall代数与量子群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是一位功底深厚,思维敏锐,很有前途的青年数学家。
学术成果
主要从事代数表示论、Ringel-Hall代数、量子群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代表作如下:
[1] On a problem of Nazarova and Roiter, Comm. Math. Helvetici 75 (2000), 368-409.
[2] A new approach to Kac's theorem on representations of valued quivers, Math. Zeit. 245 (2003), 183-199 (与肖杰合作).
[3] Monomial bases for quantum affine sln, Adv. Math. 191 (2005), 276-304 (与杜杰合作).
[4] Frobenius morphism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algebras, Trans. Amer. Math. Soc. 358 (2006), 3591-3622 (与杜杰合作).
[5] Finite Dimensional Algebras and Quantum Groups, Mathematical Surveys and Monographs, no. 150, Amer. Math. Soc., Providence, 2008 (与杜杰、Brian Parshall和王建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