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3月16日,刘海粟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县青云坊。因出生时脐带盘在腹上,所以取名为槃,字季芳。家中排行第九,所以又名刘九。刘海粟的启蒙教育中,母亲洪淑宜的影响最大。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学习诗文,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刘海粟的艺术天分在少年时展露无遗,11岁时创作的绘画作品《螃蟹》,参加第一届全国儿童绘画展览会,作品被印在了展览目录的封面上。受姑父屠寄的影响,他学习恽南田的品行气节,因姑父一句“休得目中无人。成就再高,比之前人,犹如东坡公‘渺沧海之一粟’。自大谓之‘臭’,字不是随便造出来的”,他将名字从刘槃更为刘海粟,以沧海一粟自勉。[5]
1901年,进私塾,读《三字经》《千字文》等,课余习字学画。
1907年,创作国画作品《螃蟹》。
1909年,在谭廉的引见下到周湘所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绘画。半年后,返回常州。[5]
1910年,在家中青云坊办起了图画专修馆。
1912年11月23日,与乌始光等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5]
1914年,任上海图画美术院副校长。[15]
1915年—195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
1918年11月,创办了《美术》杂志,为中国美术刊物之首。在第一期杂志上,刘海粟发表创刊词:“昔拿破仑有言,英雄之字典,无难字可知,世界事业无不由难而易,本杂志之刊,即从难字入手。明知萌芽时代,选材不易精当,草创伊始,编制不能完备。遽欲贡献于社会,未有不为大难所哂者。然不佞以沧海之粟,效测海之蠡。素挟一不畏难之思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