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的博湖县境内,介于东经86°40′~87°25′,北纬41°56′~42°14′之间;水面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水域面积最高达1646平方公里;2014年,该湖湖面面积800多平方公里。[6] [7]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所在的焉耆盆地属南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断陷盆地,地质历史上曾是塔里木古老地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演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亿年左右的前震旦纪。距今250万年左右的新第三纪末开始的新构造运动,使该区发生大规模差异性升降,博斯腾湖南缘的老断裂和北缘的新断裂活动强烈,断裂之间的博斯腾湖地区开始强烈沉降,博斯腾湖上游的开都河也因大尤鲁都斯盆地和焉耆盆地的沉降、两盆地之间准平原的抬升而强烈下切,形成了长达50千米的开都河大峡谷,加上开都河源头地区的山体已大多抬升到雪线以上,使大气降水以粒雪冰的形式贮存起来,并长年源源不断地向博斯腾湖供水,博斯腾湖才得以真正形成。[8]
博斯腾湖流域地处封闭的山间盆地——焉耆盆地,地形总趋势北高南低,自山前向博斯腾湖依次为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开都河三角洲和博斯腾湖盆地。博斯腾湖南边和北边海拔较高,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较小,而西侧和东侧,对湖泊水位变化响应明显,也就是说博斯腾湖西侧和东侧地势平坦更容易受到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而南侧和北侧因为地势较高,受湖泊水位影响较小。[9] 共2张 博斯腾湖
●总体情况
博斯腾湖地处中纬度地区、中国距离海洋最远的省份——新疆,湖滨湿地因受博斯腾湖水域的调节,形成了春季气候多变,夏季干旱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严寒的典型大陆性荒漠气候,也是南北疆气候的过渡带。由于受到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山脉以及帕米尔和青藏高原阻挡,使得海洋气流无法顺利的到达该湖区,因此形成了气温年差较大,蒸发量大,干燥少雨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