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
1923年5月27日,亨利·基辛格(原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1] )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的一个犹太家庭,[2] [39] 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基辛格幼年常受到希特勒青年团恶势力的骚扰和殴打,父亲也很快丢了工作。[68] 少年基辛格
1938年8月至9月,因不堪纳粹对犹太人迫害,基辛格一家逃离纳粹德国,途经伦敦前往纽约市。[69] 初到美国时,基辛格一边读夜校一边在工厂打工,拿下高中文凭后被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录取,主修会计专业。[68] 该所学校有5000学生,其中犹太人很多,当时基辛格的最大愿望是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
入伍赴欧
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基辛格的命运。
1943年,19岁生日刚过不久,基辛格的征召令到了。他乘火车前往军营报到,生平第一次离开了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圈子。经过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后,依照1942年3月美国出台的《“二战”权力法》“允许在部队光荣服役至少三个月的敌方外国人成为美国公民”的规定,基辛格正式获得了美国国籍。[70]
1944年9月,基辛格所在的部队美军第84师被派赴欧洲战场。
1945年初,部队开进了德国。基辛格被调到师部担任德语翻译,军衔也从列兵提升为军士。在二战的最后几个月,他从第84师调到第970反谍报部队,并被任命为陆军中士参谋。
崭露头角
从军之旅使基辛格初步积累了政治人脉,其中一位便是弗里茨·克雷默——基辛格的人生导师。克雷默发现了基辛格非同一般的政治思维,举荐他担任行政官,带领他加入情报部,后来又负责反谍报部队的工作。对基辛格而言,跟随克雷默就像找到了一个新的父亲型的人物。战争让他变得成熟,扩大了他的视野,也点燃了他的野心。在军队的历练下,他掌握了指挥能力,有了一个坚毅的外表,散发着自信。[70] 1944年11月荷兰艾格斯沙文战役前夕的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