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这个名称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Franç;ois-Emile Matthes)于1939年所创立。当时马泰用这个名词来描述一个在美国加州一条以原来的气候学说不能解释其存在的冰河。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
小冰期期间全球范围频繁出现饥荒,这也是明朝末年饥荒连年,农民起义迭起的原因之一。直到比小麦、水稻等谷类作物更耐寒的新大陆作物:马铃薯、玉米等被广泛种植之后情况方得以改善。
小冰期(Little Ice Age)一词最早用来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在小冰期期间世界上许多地点的冰川都发生明显的扩展前进和新鲜完整的冰碛物及其构成的地貌,表明其规模和范围要比现今的冰川大得多. 这是小冰期名词由来的最直接的依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小冰期的概念已为广大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和气候学家所接受,并广泛地用于描述中世纪暖期和20世纪暖期之间的大约持续6个世纪的寒冷时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通过不同高分辨记录研究,认识到小冰期并非持续几个世纪的连续冷期,其内部还明显存在次级的冷暖波动,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小冰期时的温度降水变化表现出区域特征和时空差异,对当时社会文明的发展、农业经济、民族迁徙、封建王朝的更替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中国位于亚洲季风区,小冰期时季风环流的特点,降水带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 小冰期
斯坦福大学地球化学家Richard Nevle认为,在16-17世纪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通过疾病消灭了大部分的当地土著居民,留下了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茁壮成长的树木从空气中吸收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削弱了大气层的吸热能力,致使气候冷却,引发小冰河期。
此外,小冰期也与天体引力变化有关。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四次火山喷发和海冰增加导致阳光反射增加的组合效应诱发的——即所谓的反射效应。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教授Gifford Miller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根据收集的加拿大巴芬岛冰盖下的死植物样本发现,当时发生了多次大型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效应引起海冰面积增加,而海冰反射率增加又长时间维持了冷却效应。海冰增加在十五世纪中期到底顶峰,在小冰河期结束前一直维持相同水平。研究人员认为,太阳过於平静只起到辅助影响。报告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一般来说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分布是相匹配的。小冰期具有全球普遍降温的特点,通常认为小冰期始于13世纪,止于19世纪,然后出现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时段,在16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之间达到其最冷的顶点。小冰期低温的气候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尤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十分突出,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2] 小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