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多年前,民勤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并创造了“沙井文化”。
东周时期,分属秦和西戎。
汉武帝时,在县境置武威县、宣威县,后又置武威郡。
三国时期,被马超、韩遂占据,称关西。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流民在汉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北魏置襄武县及武安郡。
唐初,置明威府、明威戍;大足元年(701),于县东北置白亭军,后降为白亭守捉。[2]
宋元时期,循唐制。
明洪武中,置临河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镇番卫。
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镇番县。
民国17年(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设武威专区,驻武威县,民勤属武威专区;1955年10月,撤销武威专区,成立张掖专区,县属张掖专区;1962年1月1日,撤销张掖专区,复设武威专区,县属武威专区;2001年武威地区撤区设市,民勤县属武威市。
截至2023年6月,民勤县辖18个镇:东湖镇、西渠镇、收成镇、红沙梁镇、泉山镇、大滩镇、双茨科镇、东坝镇、夹河镇、苏武镇、三雷镇、大坝镇、薛百镇、昌宁镇、重兴镇、蔡旗镇、南湖镇、红砂岗镇。[23] 民勤县人民政府驻东大街13号。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凉州区,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绿色宝石。 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3] 民勤县地理位置
民勤县境内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