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前,祁连为羌人牧地。
魏晋南北朝,先后成为前秦、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和吐谷浑属地。
隋朝,隋炀帝西征击败吐谷浑,置西海郡,祁连地区属西海郡辖。
唐朝、五代,为吐蕃属地,之后为吐蕃、西夏和宋王朝交替统治。
元代,置西宁、贵德两州及吐蕃朵甘思地。
明代,改西宁州为西宁卫,祁连地区为西宁卫属阿吉第十三族牧地,明末为西海蒙古麦力干所据。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设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祁连东部地区属大通县,余地隶于西宁办事大臣。
民国十七年(1929年),青海建省,祁连属门源县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
1949年11月22日,祁连解放,暂由门源县代管。
1951年9月,将祁连设治局改为祁连区人民行政委员会,由省直辖。
1953年1月23日,成立祁连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9]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15号文批复:撤销多隆、默勒2乡,合并设立默勒镇;撤销峨堡乡,设立峨堡镇。
2006年8月,撤销柯柯里乡,并入野牛沟乡。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4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扎麻什乡、阿柔乡、野牛沟乡、央隆乡。
截至2023年6月,祁连县辖3个镇、4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阿柔乡、扎麻什乡、野牛沟乡、央隆乡。[16] 县人民政府驻八宝镇人民路。[30]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地处祁连山中段。东以景阳岭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为邻,西北及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县、山丹县为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之间,南北宽约185千米,东西长约280千米。总面积13919.98平方千米。[22][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