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人慈济在青巅山峻石山出家修行,崇奉佛教,随之佛教在鸡足山开始兴起。
元代,相继有僧人源空、普通、本源等先后结茅潜修。
明朝,佛教在鸡足山大盛,先后有圆庆、净目、周理、无住、洪如、大错、担当等高僧在鸡足山出家修行。
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鸡足山有大小寺院数百座,住山僧尼上千人。同时道教也进入鸡足山,在山中修建道观。
清代以后,佛教在鸡足山继续发展,先后增修了祝圣寺、楞严塔等寺塔,这时期高僧大德有虚云、自性、洪舒、普行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鸡足山大部分寺院被破坏。在宾川“捣毁鸡足山指挥部”的指挥下,1300多名学生、农民涌向鸡足山打砸7天7夜。僧尼被全部赶下山,不仅泥塑佛像、五百罗汉被砸碎,贝叶经被烧毁,著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顶寺铜铸金殿也被砸烂敲碎,尊胜白塔被彻底炸毁,鸡足山的28座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寺受到严重破坏。[4]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后,鸡足山大部分寺院已恢复重建。住山僧尼180多人,其中比丘70多人,比丘尼100多人(其中九莲寺佛学院比丘尼班30人在内)[3] 。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距古城大理86公里,距春城昆明410公里[1] 。
鸡足山
鸡足山最高天柱峰(金顶)海拔3248米,属剥蚀中山地貌。全山共有40座奇山、13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岗岭壑谷无数,素以雄、奇、幽、秀、险而著称[3] 。
鸡足山共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其中著名的大寺有金顶寺、传灯寺、太子阁、九莲寺、迦叶殿、石钟寺、寂光寺、慧灯庵等。除寺院外,还建有轩、亭、角、堂、坊、塔、殿等200余座,桥梁18座[3] 。
鸡足山全山林泉交错,奇峰嵌寺,素以雄、秀、幽、奇、绝而著称。鸡足山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为名人墨客赞叹不绝。鸡足山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有高等植物80多科500余种,主要有栲、松、栎、楠、杨等种类,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有“天然森林公园”之美誉[3] 。 鸡足山灵猴
主词条:鸡足山风景区
在鸡足山脚,矗立着一座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的牌坊,它就是著名的灵山一会牌坊,人们习惯地称为“山门”。这牌坊是浮华的尘世与清净的佛国的分界线,走进牌坊就走进了人间净土,庄严佛国。佛家这样说: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佛祖释迦牟尼曾于此设坛讲经,当时有上百亿天人,聚集在这里听佛祖说法。因此,佛家就把这里叫做灵山一会[1] 。 灵山一会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