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是民商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调整私人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涵盖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法、商法等细分领域,构成私法的主体部分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1] [2] 。
民法学研究包括民事立法、制度解释、跨学科(哲学、经济学等)理论探索及中外比较研究,具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传承[1] [2] 。其研究方向覆盖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2] 。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法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理论创新与体系变革,增强学科自主性、原创性和时代性。在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过程中,民法学着重结合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破除对西方法学的依赖[3] 。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截至2023年)拥有程淑娟教授(物权法、商法)和韩松教授(集体所有权)等师资,代表性成果包括《集体所有权与资源利用》等。该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具备成熟的硕士生培养体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