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2]
宋·无名氏·《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则如宣王因庭燎之箴而勤政,汉武悔轮台之失而罢兵,宗社之幸也。[2]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七回:臣愿陛下痛改前非,行仁兴义,远小人,近君子。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多蒙姑夫竭力周全调护,得解此难。今若回生,自当痛改前非,不敢再增恶业。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1]
清·李绿园·《歧路灯》·四七:嗣后若痛改前非,立志奋读,图个上进,方可遮盖这场羞辱。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色随心变,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的颜色也就随心变换。[3]
清·李汝珍·《镜花缘》·二四回:倘痛改前非,众善奉行,或乡邻代具公呈,或官长访知其事,都可奏明,将匾除去。
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凡从前误食鸦片者,速即力求断瘾,痛改前非。 [2]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1]
在中学课文《俗世奇人》里的《好嘴杨巴》:“小的一定痛改前非!”也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