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刚刚二十出头的蔡福如首次参加全国个人赛即获得第六名。随后,在各种埠际赛中,蔡福如与胡荣华多次交锋,互有胜负,堪称劲敌。1964年,蔡福如在全国赛上一鸣惊人,先后战胜胡荣华、杨官璘、李义庭三位全国冠军,并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只可惜在最后关头被胡荣华超过,屈居亚军。因为曾经先后六次进入全国前六名,授予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蔡福如
蔡福如,广东番禺人。少年时即在当地显露头角。
棋风雄放,善于攻杀,对“五七炮进三兵以及”中炮过河车等布局较有研究。人称“小霸王”。
1964年全国象棋锦标赛,上海胡荣华继上两届夺魁之后再度卫冕成功。当时棋界权威人士曾评价说:胡的棋艺在上两届似还略欠雄冠三军的高屋建瓴之势,而本届赛中确实具有了冠军之雄厚实力云云。但是,这位“实力雄厚”的冠军,在夺魁的征程中曾遭到了一名南国名将的猛烈冲击,此人就是昔日之“羊城小霸王”蔡福如。6岁的蔡福如于60年代末崛起于珠江之滨。1960年首次代表广东队参加全国赛即获团体亚军、个人第6名,1962年又跃至个人第4名。他的布局相当娴熟,中残局很锋利,细腻兼而有之,因而64年全国赛开赛前就被行家们看好。本届大赛是继60年之后第二次使用积分编排制(在当时称为积分循环制),来自全国各地的34员战将浴跗进行18轮角逐争夺桂冠。(当时规定比赛的次数必须超过参赛总人数的一半),此时春光明媚,选手们下榻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华侨饭店,每天比赛1轮,比赛3天即休息一天,以游览作为调剂,由于能充分地休息,因此比赛对局的质量颇高。前二轮胡荣华击败了浙江的沈帧跎、季本涵。蔡福如也力克“蜀中双杰”之一的陈新全及沪上名将何顺安。第三轮胡蔡即相遇,胡荣华后手再布4个月前沪粤对抗赛中曾力挫蔡福如的屏风马先上士新阵,并突然弃马抢攻。蔡福如颇具大将风度,先吃弃马。继而妙手化解了对方汹涌澎湃的攻势,最终多子获胜,蔡福如以2分超出(当时实行每盘省踹记2分,平各记1分)。第4轮两人均获胜,第5轮蔡福如后手战和上海队昔日曾有杨州三剑客之一的朱剑秋。据说赛前执先手的朱老曾在队里立下军令状:“力争胜利,决不输棋”,故朱老虽棋风泼辣,此番行棋却是慎重又慎重。蔡福如此役虽然挑起战火,形成对攻,但最后还是杀罢成和,使积分仅领先此轮获胜的胡荣华1分。第6、7、8轮,二人均过关斩将,凯歌高奏。直到第9轮,胡荣华战平陈新全,蔡福如后手反先,在已获较大优势的情况下,失手于北京19岁的新秀傅光明时,两人的积分才第一次出现同分。第10轮两人又均获胜利,当时《新民晚报》曾作报导:“……由于这一轮广东杨官璘输给了蔡福如,使蔡福如成为力胜胡荣华、李义庭、杨官磷三个全国冠军的风云人物……”。 蔡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