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丘是镇南军节度副使宋诚之子,因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25] ,只能依靠节度使钟传生活。他虽生于“经籍道熄”的唐末乱世[26] ,但却励志勤学,尤精纵横之术,曾梦到乘龙上天,认为日后必能显达,颇以此自负。[6] 据陆游《入蜀记》记载,宋齐丘曾自称“乡贡进士”[107] ,说明他曾参加科举,但未能擢第。
天祐三年(906年),钟传病逝,其子钟匡时继任节度使。吴国趁机吞并镇南军,俘虏了钟匡时等五千人,将他们全部迁往吴都广陵(治今江苏扬州)。[7] 宋齐丘亦随同东迁,因生活穷苦,只能寄居在娼妓魏氏家中。[8] 他后来成为骑将姚克瞻的门客。[108] 而此时,唐朝已经被后梁所取代。吴国虽据江淮自立,但国主杨氏大权旁落,军政大权尽为权臣徐温所掌控。[27]
天祐九年(912年),徐温养子徐知诰出镇升州(治今江苏南京)。宋齐丘在姚克瞻的推荐下,又投到徐知诰门下为宾客。他在一次陪同徐知诰游玩时,作《陪游凤凰台献诗》以言志。徐知诰大为赞赏,“奇其才”,待以国士之礼。[9] 后来,宋齐丘又被徐知诰任为军府推官,与判官王令谋、参军王翃同为徐知诰的谋主。[10] 徐知诰采纳宋齐丘之策,在升州招揽儒生,推行文教,劝课农桑,修葺战备,数年之内便将升州治理得“府廪盈积,城隍完峻”。[62]
天佑十二年(915年),徐温留长子徐知训在广陵辅政,自领兵出镇润州(治今江苏镇江),遥决军国大政。他见升州富庶,乃于天佑十四年(917年)移镇升州(后称金陵府),并将徐知诰调到润州。徐知诰由是大为不满。宋齐丘密劝徐知诰道:“三郎(指徐知训)为人骄纵,早晚必有不测。润州与广陵只有一江之隔,一旦广陵生变,您便能抢先进入广陵。这是上天赐给您的良机啊。”徐知诰这才欣然到润州赴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