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代,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共20张 潍坊风光图册
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山东昌乐营丘镇 后搬迁山东临淄境内)。
春秋时期,市辖区曾分属齐、鲁、杞、莒等国。
战国时期,现境大部属齐,五莲、诸城等地属鲁。
秦朝,潍坊境当时分属胶东郡、临淄郡、琅琊郡3郡。
西汉,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郡、琅琊郡、齐郡3郡和甾川国、高密国、胶东国3国,共53县。
东汉,潍坊市境当时属北海、乐安、齐、琅琊4国,为青、徐2州所辖。
三国时期,市境当时为魏国地,属青、徐2州,北海、齐2国,乐安、城阳、东莞3郡,共20县。
两晋、十六国时期,市境内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依次占据。至400年(东晋隆安四年),地归南燕,其政区建置,皆相因袭。282年(西晋太康三年)的稳定时期,市境属青、徐2州,北海、乐安2国,城阳、东莞2郡。
南北朝时,潍坊市境,南朝地归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朝,市境属北海、高密、琅琊3郡。
唐代,以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行政建置为准,市境属河南道,青、密2州。
山东潍坊-世界风筝故乡
北宋,市境属京东东路,青、潍、密3州。
金,市境当时属山东东路,置益都府及潍、密2州。
元,市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明,市境置青州府、莱州府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