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一个叫安杰洛·罗沙第的意大利人利用牧师身份,以调查中日战后情形为名来到中国,对山西晋城、河南焦作一带的煤炭等矿产资源进行踏勘。回到欧洲后,联合英皇女婿劳尔纳侯爵、意大利首相罗迭尼、伦敦劳脱确特洋行专门针对中国组建了福公司,为后来的焦作路矿学堂成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福公司(PeKing Syndicate Limited)成立于1897年3月17日,是一家在近现代中国经营时间最长、活动范围较广、经营项目较多的大型外资企业,它同中英公司一起被称为英国在华两大公司,是 “侵略中国的英美财阀”之一。
福公司的利润是惊人的。注册“皮包”公司之初的2万英镑(约20万两白银),在1898年签订山西、河南的开矿协议后,飞涨到了10.6万英镑,增值达5倍。同时,该公司还宣布发行高达120万英镑的“山西股票”。[1][2][3]
英国成立这个专业性的跨国公司,目的就是实现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占有和开采。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河南焦作市、天津市、上海市等。英福公司成立后,首先在中国天津设立福公司办事处,任命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哲美森为总董事长,开展对中国采矿权的争取工作。其后,福公司在山西、河南等地以借款名义参与开采煤、铁等业务活动。在山西泽州府(今山西晋城)所开展的业务未能成功。[3][2][1]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由意大利人罗沙第发起组织,由英国、意大利资本共同组成。开办资本2万英镑,在伦敦注册。同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1897年与山西晋丰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取得盂县、平定、泽州府、潞安府等处的煤铁矿权。次年,合同获得清政府的批准。同年6月,与河南豫丰公司和河南商务局订立借款合同,取得焦作的矿权和在河南修筑铁路的权利。
1902年五月在河南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市)建立哲美森厂(今焦作电厂),修建了道清运煤铁路(河南滑县道口镇——河内县清化镇)、建道清铁路局。
1905年,清政府借款70万英镑买回道清路已筑道口至柏山段,同时规定中英合办山西煤铁矿。
1908年,山西保晋矿务公司集资赎回山西矿权。该公司乃转而专营河南焦作煤矿。
1909年根据协议筹办焦作路矿学堂,即今日中国矿业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