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1]

成语“闻一知十”即出自于此。[1]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卫国人。他头脑灵活,讲究务实,他不像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那样自视清高,他很早就经商做生意,成了鲁国有名的富商。子贡又利用自己的财富做资本,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在鲁围和卫国都当过大官。[3] 蔡志忠漫画

虽然子贡很有才能,孔子却总认为他不如颜回。颜回聪明好学,很有道德修养,从来不对别人乱发脾气,也从来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最欣赏颜回的,是他能安于贫困,生活俭朴,身居狭窄的胡同,每天只要有一碗饭吃,一瓢水喝,他就非常知足了。可惜的是,颜回死得较早,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留下多少不朽的著作。可孔子就是喜欢他,说:“颜回真是个贤人啊。”[3]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哪一个强些?”[3]

子贡知道老师的心思,便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能够闻一知十,而我顶多只能闻一知二罢了。”[3]

孔子听不出子贡的话外之音,还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对,你是不如他呀。”[3]

关于子贡与颜回究竟应如何评价,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子贡所说的“闻一知十”流传成为成语。[3]

听到一点知识,马上就能联想到十点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是一种善于学习、灵活思考的表现,这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充分的联想和灵活的思考,这样会使人们进步得更快。[2]

成语运用

“闻一知十”原义是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语法结构属于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1]

运用示例

东汉·祢衡《颜子碑》:“知微知章,闻一知十。”[3]

宋代·魏泰《东轩笔录》:“上之明睿,可谓闻一知十矣。”[3]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又生个女儿名日小妹,其聪明绝世无双,真个闻一知二,问十答十。”[3]

清代·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后世决狱大师,有能神而明之,闻一知十也者,吾不得而尽知之也。”[3]

现代·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古人云闻一知二,与你说了左转,你便晓得右转,岂不是闻一知二么?”[3]

闻一知十—闻一知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闻一知十”的近义词有“闻一知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闻一知二”是指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闻一知二”实际上也就是“闻一知十”的同义词,也可以说是其变式。两者可以互相通用。“触类旁通”即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3]

相关查询:
最新查询:史蒂文森 列宁全集 广东省演出业协会 daphaenodon 思想解放 世界各国 金子美穗 扎伊尔 三九天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耿车模式 南美洲 乒乓外交 灰褐土 铝硅酸盐 大酒店 非现金 没食子酸 Fontenay 南昆山 勇立潮头唱大风且看今朝踏歌行 DNA-DNA 内啡肽 window.page 天安门广场 黄餜 东兴大厦 罗瑞卿 牵牛花之家 中间相 streamline 混交林 剁椒划水 reciprocal 南磁极 凸多边形 潘乃宪 农村人口 科举制度 筹集资金 资深教师 嗟来之食 莲浦花苑 线性代数 路途遥远 通俗小说 十字勋章 文学作品 放刁撒泼 横说竖说 核心思想 影尘回忆录 投资收益 诱变剂 根瘤菌 中选057 太阳辐射 海面下 关键字堆砌 断袖之癖 蒲城县 灌溉面积 复合板 总公司 财务收支 丹索亚刺梨酒 ʯͷ 杀人放火 李传斌 侵蚀量 溧阳市 垂手可得 许菊云 乡政府 印加帝国 家给人足 地方武装 武备学堂 导电橡胶 闻一知十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21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