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象斗的生平经历,几乎不见于任何明清史料、传记,只能通过一些流传至今的建阳刻本及其他文献上的只言片语,作一个大致的推测和梳理。[3]

约公元1548年前后(一说1560年前后),余象斗出生在雕版印刷业极为发达的福建建阳,成为从北宋就开始刻书事业的建阳书林余氏(又称建阳余氏、建安余氏)的一名新成员。根据清末编修的《书林余氏重修宗谱》记载,余象斗是建阳余氏第三十四世。他的父亲名为余孟和,号双峰。母亲姓刘。[4] 建阳书林门(约建于明代,现代重修)

余象斗的祖父名为余继安(1492-1562),曾于16世纪上半叶在家乡当地购置大量田地,积累家资,又为方便给子孙讲学和印书藏版建“清修寺”一所,为家族在明朝前期一度相对衰落的刻书业复兴打下了基础。

余孟和与余象斗两代人,就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下成长。[5]

根据余象斗的自述,他年少时学习儒家经典,致力于考取功名,曾为邵武县儒学诸生。同时,他也自幼对堪舆之学很感兴趣。[6][4]

最迟在万历十三年(1585年)底,余象斗成亲,次年(1586年),长子余应甲出生。[4]

在正式从事刻书业前,余象斗受家族影响,已经有过数次参与刻书的经历,如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他以“三台馆”的堂号刊刻了《万天官四世孙家传平学洞微宝镜》一书。同年他还以余世腾的化名与他人共同刊刻了熊大木的小说《全汉志传》。这是现存余象斗所刻书目中最早的两种。[7]

“三台馆”一名,也被余象斗一直沿用,作为他书坊的堂号之一,他也因此常自称“三台馆主人”或“三台山人”。这一名号还传给了余氏后人,一直到清初都有被使用。另外他也使用“双峰堂”的名号,应取自他父亲的号“双峰”。

万历十九年(1591年),余象斗正式放弃学业,全副身心从事刻书事业,大量聘请官僚、缙绅、文人学者等参与撰稿、编辑。根据现存资料可知,仅在万历十九年一年,余象斗就刊刻了十几种科举应试类书籍,同时还有一些小说一类的“杂书”。

余象斗也积极与其他地区的刻书业界建立联系,1591年时,他已经开始对一些金陵(南京)版书籍进行重刻了。[3]

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刻了《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即《三国志传》),本书是名著《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版本。 《水浒志传评林》内页书影

万历二十二年到万历二十三年(1594年),余象斗刊刻的书籍包括《锓两状元编次皇明要考》和《水浒志传评林》。后者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简本《水浒传》版本,也是最早的一种评点本《水浒传》,甚至是所有《水浒传》现存较完整版本中,最早的一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8]

刚刚查询:余象斗 下梅林 相关性 蒋廷锡 许庾岭 阿西尔森 竞争者 因约县 惠蒂尔 小孩子 建筑业 冬瓜条 说明文 周运锦 王家坝 王蔚虹 原子团 吴钟凯 太和 一小撮 见证者 Ashford 化工业 陈泽祯 样样精通 阳起石 观看者 集约化 私交甚笃 鲜绿色 长沙人 汪国岛 罗塞蒂 光箨苦竹 医务室 特务行不行 白面金毛九尾狐 渗透压 名贵药材 东胜西站 困难户 治疗学 窑器 热力循环 出版工作 flannel Echinoderm 明唐寅临水芙蓉图 语音学 皇甫村 contortus 副作用 永善在线 越来越多 定活两便 白质 在编人员 蒿庵闲话 Info-Tech 松江府 血红蛋白 行政村 无国籍 机关报 策勒县 2311 分类法 代理权 投影机 金凤凰 非常低 可能在 brevicaudus 聪明汤 中间环节 出来时 粉碎机 有的是 三兴苑 后继无人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11秒 内存2.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