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四字分别对应:
水:指园林中的池水或溪流[1]
木:指园林种植的花木植物[1]
清:描述景致的清幽特质[1]
华:展现景物的美丽光彩[1]
四要素共同构成园林景观清朗秀丽的核心意象[2] ,特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该成语最早见于东晋文人谢混的《游西池》诗句"水木湛清华"[1] ,通过"湛"字强化水光潋滟的视觉感受。南朝时期《宋书·隐逸传论》中出现的'水石清华',将"木"替换为"石",形成异形词但语义相通。清代《道藏辑要》在收录该词时延续了其文学意象[1] [2] [3] ,现代汉语规范中仍以原词形为通行用法[2] 。
作为主谓式成语,其语法特性包括:
作谓语:如'近来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园,引三里河的水流进园中,真是水木清华,入其园如置身江南胜地'[3]
作定语:如"水木清华的皇家园林"
与比拟句式结合:常见'如''似'等比喻词搭配使用
该成语存在以下语义关联词:
异形词:水石清华[2]
近义短语:山明水秀、水石清华[2]
反义表述:穷山恶水、浊流横溢[2]
共3张 水木清华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