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 第四分册》(2020年修订版)指出,凝结物特指人体内因物质沉淀形成的病理性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尿路结石、胆结石等临床常见病症[1] 。截至2025年,该术语在医学英语中对应"concrement"一词,区别于普通凝固现象的"coagulum"。此外,还提供了"coagulation"、"coagulative"、"concrete"和"coagulum"等英文词汇,分别对应凝结物、凝固物、混凝土等含义[2] 。
医学领域存在多个英文对应翻译:
concrement:专指病理性凝结体或结石[2]
coagulum:涵盖凝结物和凝固物双重含义,截至2024年,该词用于描述液体内容物形成的块状物,例句包含凝结物风干后可去除残留挥发物,以及关于骨诱导、骨缺损治疗、精液凝固蛋白等多方面的研究应用[3]
coagulation:侧重指代凝固过程形成的物质[2][3]
工程热物理领域将凝结物形成归类为相变现象:
膜状凝结:形成连续液膜(如镜面结露)[4]
珠状凝结:形成离散液珠(如荷叶表面水珠)[4]
容积内凝结:封闭空间内的凝结过程[4]
截止2020年,相关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手段[1] 。截至2024年,医学领域已开展凝结物风干处理技术研究,用于去除残留挥发物[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