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济光,字子诚(紫宸)。云南蒙自人,彝族。龙家一向为当地世袭土司。年轻时喜爱武术,好习棒弄枪。后在蒙自、临安(今建水)、广南一带办团练,曾率部参与镇压滇南人民的反清斗争,被任为广南县弄汪地区续备营补用同知。[2]
有关龙济光的出生年份,有四个说法。一说1866年;[5] 一说1867年;[4] 一说1868年[1] ;一说1876年[3]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龙济光被调任广西边防济字营统领,率5000名滇军入桂,参与镇压百色地区人民的反清运动。不久,升任广西右江道。1907年12月,孙中山派同盟会会员黄明堂等发动镇南关起义,龙派出3000人协助桂军陆荣廷部,将起义扑灭。1908年,当上广西提督。同年4月,黄明堂等又发动云南河口起义。龙亲率南宁防营,协助云南总督锡良部队镇压起义军。回到广西后,清政府将龙统率的巡防部队扩编为30营,并称“济军”。
宣统三年(1911)四月,广州爆发黄花岗起义。清政府为镇压广东革命,将龙济光连同大部“济军”调入广东,并任命他为广东陆军第二十五镇统制。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广东十几个州县相继举行武装起义,广州绅商各界促两广总督张鸣岐反正。龙济光不仅没有促张独立,反而率部四处捕杀革命党人,屠杀人民群众。为抗议龙的暴行,30日,广州全城举行罢市。龙被迫于11月8日与张鸣岐一道,宣布广东独立。张、龙分别被省城各团体代表会议推举为广东省临时正、副都督。张慑于革命党声势,当晚微服遁走。龙拒不就任,声称“我是忠于皇室的”,“一切均要听候皇上谕旨”。会议只好另推胡汉民为广东都督,后又补推陈炯明为副都督。
1912年3月,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令龙率全部“济军”由广州调驻梧州,并给补充大量饷械。5月,广东军政府设立总经略处,龙当了副总经略。12月,袁任命龙为广东护军使副使,给龙逐步取代革命党人统治广东提供了有利条件。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广东革命党人纷纷宣布讨袁。袁世凯在免去胡汉民、陈炯明两都督之后,任命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并令其督饬各师旅镇压革命党人。龙得令后,即率“济军”由梧州出动进攻肇庆。肇庆统领李耀汉附袁迎龙,所部不战而降。8月3日,袁任龙为广东都督兼民政长,并授陆军上将。龙连日率部下三水,11日抵广州后,即指挥所部向据守观音山的讨袁军进攻。战至13日,讨袁军不支,撤离广州。18日,龙以“袒护逆党”、“煽惑国民”等罪名强加给广州《平民报》,并迫令其“永远停版”。还对1911年由香港迁广州出版的《中国日报》,下令查封停刊。之后,又下令悬赏通缉朱执信、邓铿、廖仲恺等革命党人。11月,潜入香港的朱执信密遣党人卢作夫妇和周义等携运武器至广州,拟与在广州的党人梁秉锋等会合举事,不料事泄被龙济光密探捕获,卢作夫妇和梁秉锋等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