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万超尘在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受战事影响开始探索新型动画表现形式。作为万氏四兄弟之一,他继承家族在动画领域的创新精神,将传统木偶戏与电影技术结合,最终创作出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2] [3] [5] [6] 。
*摄制技术*:
采用木料、石膏等材料制作关节可活动木偶[6]
运用脚钉定位与逐格拍摄手法[6]
开创立体木偶动画拍摄先河,较平面动画更具空间表现力[6]
*时代意义*:
中国首部兼具艺术性与技术突破的木偶动画[2][3][5][6]
诞生于全民抗战时期,作品名称直接呼应时代主题。1939年由万超尘编剧的中国第一部木偶片《上前线》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功[2][3][5][6]。
关于影片摄制时间存在两种记载:
1939年说:多份资料明确记载该年份[2][3][5][6],但另有资料记载为1940年[1][4]
1940年说:部分教育类试题采用此说法[1][4]学术界普遍采纳1939年说,因该年份记录来源于制片厂原始档案与创作者本人活动轨迹[2][3][5][6]。
万超尘在完成本片后继续推动动画发展:
1941年参与制作抗日题材动画《王老五去当兵》[5]
其探索为1947年《皇帝梦》、1953年《小小英雄》等后续木偶片奠定技术基础[2]该片与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共同构成中国动画学派早期代表作[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