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图反映土地利用的状况、程度与分布等,常采用逐级分类法,如一级分类有都市用地、农业用地、林地、水体、灌木、草地、沼泽、荒地等;二级分类如农业用地中分作物、果园、苗圃等。为评价农业发展水平,制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向和可能性提供参考[1] 。
土地利用程度可以通过面积量算来实现。国内外已广泛利用航空像片和“陆地卫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制图。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量算,除常规方法外,还采用计算机和光学-密度分割仪等先进手段进行,可达到较高精度。土地利用图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图件[2] 。
土地利用图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程度、分布和进行规划利用的专业图件。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采用适当的符号、色彩和注记绘制。它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图、土地利用区划图,以及各级土地利用总体和专项规划图等。土地利用图是合理安排、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经济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3] 。
土地利用图有大、中、小不同比例尺之分,它们的编制方法、表达内容及其容量以及应用范围各不相同。
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
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一般比例尺是几千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主要是配合小地区的全面详细调查或专题调查而编制,内容能较详细地反映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微域差异。这类利用图大都是根据相应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航摄照片以及实地调查所得第一手资料而编制,能够为生产布局、特别是农业布局以及农业生产规划和技术改造提供具体的科学资料。
中比例尺土地利用图
中比例尺土地利用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五十万分之一,往往是配合一个大范围地区的调查研究而编制,可以由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缩制而成,也可以根据相应地区的中比例尺地形图,参考其他专题性地图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汇编而成,可供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国土整治参考。
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图
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图其比例尺小于五十万分之一,主要是配合大区域或全国性研究而编制,一般是由大、中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缩制,或根据小比例尺地形图、专题地图、卫星图像以及有关的路线调查和文献资料编制,反映大地区范围内的各类土地利用的分布大势,可供研究宏观布局、编制大区或全国生产发展规划和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划工作参考之用,也可作为教育用挂图。
就内容而言,土地利用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地覆盖图、土地利用区划图和有关土地规划的各种地图。此外,还有着重表达土地利用某一侧面的专题性土地利用图,如垦殖指数图,耕地复种指数图,草场轮牧分区图,森林作业分区图,农村居民点、道路网、渠系、防护林分布图,荒地资源分布和开发规划图等。其中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求如实反映制图地区内土地利用的情况、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利用方式的特点、各类用地的分布规律,以及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