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语主要描写具有动态美感的视觉形象,既可用于刻画女性"眼波流转,顾盼生姿"的神态特征,也适用于描绘花木"千姿百态,婀娜妩媚"的自然形态。在自然景观描写中,常与"雄伟""壮丽"等形容词形成反差修饰,突显刚柔并济的审美意境,如冯牧描写澜沧江"雄伟森郁又妩媚动人"。
清代小说《绘芳录》通过"添春色""泛红霞"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神态变化中"妩媚动人"的瞬间。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经典诗句,被后世视为"妩媚动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典范演绎[2] 。当代作家在描写自然景观时,创新性地将该词用于"云雾缭绕的山峰"等非人物描写场景,拓展了传统成语的表现维度[5] 。
英语释义"charming and moving"侧重传递视觉美感引发的情感共鸣,法语翻译"passionnante"则强调姿态所蕴含的内在吸引力。作为谓语使用时需搭配程度副词(如"分外显得妩媚动人"),作定语修饰名词时常与服饰特征结合(如"素缎旗袍显得妩媚动人")[3] ,作补语时多描述装扮效果(如"把脸蛋打扮得妩媚动人")[1] 。
在跨文化交际中,该词汇通过"妩媚动人的坎贝尔小姐"等表述实现文化意象迁移[1] 。词典例句显示,该成语既能描述历史人物(如周幽王时期的褒姒)[3] ,也可用于当代日常表达(如生日祝福场景)[1] 。教育领域常以"小雨中的芙蓉花更加妩媚动人"等例句,阐释该词在景物描写中的动态美感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