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原地区进入奴隶制社会时,县境居住着秽貊族系的北沃沮人。西周时,县域为肃慎人居地。[4]
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设乐浪、临屯、真番、玄菟等4郡,安图为玄菟辖地 。建昭二年(前37年),高句丽征服北沃沮并统治延边,安图为其辖地。[4]
唐朝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震国,后改为渤海国,县境为中京显德府辖地,设卢州(今明月镇一带)、兴州(今二道镇宝马一带)。[4]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契丹灭渤海,改国号为辽,安图为辽东京道长白山女真大王府辖地。[4]
金朝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安图为金上京海兰路会宁县辖地。贞祐三年(1215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在东京(今辽阳)叛金称王,国号大贞。贞祐四年(1216年),被蒙古和契丹人击败东逃,在南京(今和龙县城子山山城)建都,改国号“东夏”,安图为其南京路辖地。[4]
元太宗六年(1234年),安图归辽阳行省开元路。[4]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8年),安图为奴儿干禾屯吉卫辖地,治所在今万宝镇古城村。[4]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主力入关后,清廷视长白山一带为其祖先发祥地。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廷将兴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划为禁地。安图为长白山腹地,且盛产人参,封禁尤严。咸丰年间,山东、河北流民始入禁区谋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县境五道白河以北至牡丹岭一带为桦甸县辖地,以南至长白山一带为长白府辖地,荒沟岭以北至哈尔巴岭一带为延吉县辖地。[4]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之后,韩民越垦逐渐增加。至宣统元年(1909年),仅二道江一带达280余户。甲午战争后,日本为鲸吞中国领土,制造“中韩边界”问题,在边境地带屡生事端,而长白府辖域过广,治理难周。为对长白山一带“实边”,经理疆界,遏制日本的侵略。宣统元年(1909年)10月24日,东北三省总督锡良奏请,于图们江上源,自红旗河以西,北循省界,南至石乙水,中抱布尔瑚里至长白山处,添设县治。宣统二年(1910年)1月16日,获准,命名安图,隶属奉天省长白府。[4]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安图县属奉天省东路辖,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奉天省东边道。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隶于辽宁省,为三等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