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约在20万年前,岳阳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临湘市沅潭镇长源村发掘出旧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石器标本7件。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至5000年前,岳阳先民即已开始种植稻桑,饲养禽畜,纺织制陶。汨罗市黄家园、附山园,华容县车轱山等13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表明,原始农业、手工业已有发展,原始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已经萌芽。 共2张 岳阳市标准地图
夏商时期距今约5000年左右,岳阳为云梦之野,三苗之地。传说黄帝、尧、舜、禹均曾在境内留有足迹,见诸《史记》《庄子》《淮南子》等。
西周末时,周宣王封召公于江汉,岳阳是召公的分封地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岳阳属楚。楚国在开疆拓土中,将灭国遗民迁入岳阳,建有罗子国、麋(一作麇)子国等附庸国。
秦朝,岳阳属长沙郡。
两汉三国时期汉时,分属长沙下隽县,罗县及南郡古华容县,武陵郡孱陵县。王莽代汉建新后,岳阳分隶于荆州、武陵郡。熹平年间(172-178年),析罗县东部建汉昌县。汉高祖元年(前206),东属长沙国下隽县、罗县,西属南郡华容县、武陵郡孱陵县[15] 。建安十五年(210年),吴析长沙郡北部置汉昌郡,郡治设于平江县东南金铺观,为市境置郡之始。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于巴丘邸阁设大屯戍(今岳阳楼区)驻军,并建为巴丘城(岳阳古城前身)。三国时期境域,属吴。
两晋时期,岳阳属荆州、湘州。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析下隽县西部置巴陵县,析江安县建南安县(今华容)。元康元年(291年),分长沙郡北部四县建立建昌郡,郡治设巴陵县城。自此,岳阳古城一直为郡、州、府及今地、市治所。东晋咸康元年(335年),撤建昌郡并入长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