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道路在日治时期(1895-1945)分为两段:北段为"本町道",南段称"大正桥通"。1946年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推行"去日本化"政策,将原町目名称改为体现三民主义思想的道路名,现名由此确立[4] [6] 。台中州厅旧址(民权路99号)始建于1913年,其哥特式红砖建筑群见证了该路段百年市政发展史[6] 。
道路横跨西区与中区:
西区路段:北起五权路口(民权路99号台中市政府),南至市府路口[3]
中区路段:北接台中港路,南至成功路口(民权路102号三笠化学所在地)沿路门牌编号系统采用奇偶分侧制,如玮铨企业(185号)与三笠化学(102号)分属道路两侧[1][5]。
作为市政核心区主干道:
中港交流道方向:台中港路右转民权路可抵达市政府[3]
中清交流道方向:五权路左转民权路直行1.2公里到达市政广场[3]
火车站方向:建国路右转民权路400米即达市府路交叉口[3]2022年道路实测日均车流量达1.8万辆次[6],高峰期通行时速低于25公里[3]。
民权派出所管辖范围内的重要治安事件包括:
2002年8月:民权路某手机店遭持枪抢劫,损失15部手机及金饰,2020年通过DNA比对锁定真凶[8]
2016年8月:梁姓男子攀爬民权路大楼水管实施盗窃,窃取现金18万元新台币警方通过调阅近千组监控(2016年案)与DNA比对技术(2002年案)提升破案效率[2][8]。
市政建筑:台中市政府(99号)、台中州厅(民权路与市府路交叉口)[3][6]
商业机构:玮铨企业(185号五楼)、先智云端(219号13楼)[1][7]
历史遗址:大正桥遗迹(民权路与柳川东路口)[6]
1946年台湾道路命名改革中,全台共设立47条民权路,台中市民权路作为三民主义路网体系组成部分,与民族路、民生路构成"民"字头道路群。该命名方式延续至2023年,台北、高雄等主要城市均保留同名道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