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期间,协约国企图保持对土的某种控制。土力争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以取得在本土范围内的独立。苏俄则力图通过支持土独立并维护其主权,以保证自己黑海地区的安全。
会上讨论的重要问题是:
①土耳其的疆界和领土:会议最后确认土耳其在其本土范围(安纳托利亚)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土耳其收回在欧洲的东色雷斯,保留对土属亚美尼亚和部分库尔德地区的统治权,但摩苏尔的归属留待英土双方以后解决。会议还决定取消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权。
②土耳其的外债问题:会议决定前奥斯曼帝国所欠外债由其分裂出来的各国分担,土耳其仍须按其份额偿还外债。
③土耳其海峡的航行与管理:会议决定无论平时或战时(只要土是中立国)各国军舰均可自由通行(非黑海沿岸国家驶入黑海的舰队,每国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沿岸国家的舰队);如土耳其为参战国,中立国军舰可自由通行,其他国家的军舰能否通行由土耳其决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但土可在伊斯坦布尔地区驻军1.2万人。海峡水域由与会国组成的海峡委员会管理。 洛桑城市
洛桑条约,也叫《洛桑和约》。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上签订。一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7个协约国(英、法、意、日、希、罗、南),另一方是战败国的土耳其。
洛桑会议是在英国、希腊武装干涉土耳其的“希土战争”失败后,为了解决中东问题而召开的。土耳其同 7国订立这个和约,以代替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向土耳其旧政府签订的与 《凡尔赛和约》同一体系的《色佛尔条约》 (该和约受到基马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 革命政府的坚决反对,未能生效)。
主要内容:土耳其保全它的主要领土,收回士麦那地区和东色雷斯;土耳其放弃对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的领土要求;对世界大战及协约国武装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双方互相放弃在金 钱上的要求;取消在小亚细亚的法、意势力范围和欧洲国家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等。
德国赔款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的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
1932年6月16日,为继续讨论德国的赔款问题,各有关国家在洛桑召开会议。美国怕被取消所有战债,拒绝派遣正式代表,只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会上,英国主张赔款与战债一并勾销;法国希望只取消战债,保留赔款;德国提出由于经济危机,无法实施《杨格计划》,要求对德国赔款问题作最后的解决。英、法、意、比等国一致反对德国的意见,要求它仍需付一定数额的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