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1]
主语为物,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自成一家。
示例: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这时候,凡是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庸俗’的幌子。”
马南邨《燕山夜话·大胆练习写字》:“大家都很熟识的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要算是独树一帜的了。”
《孽海花》三回:“拿经史百家的学问,全纳入时文里面,打破有明以来江西派和云间派的门户,独树一帜。”
很多植物热衷于不走寻常路,独树一帜地演化出了高度特化的复杂花瓣。
别具一格、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匠心独运、另立山头、异军突起、别树一帜、另树一帜
蹈常袭故、步人后尘、拾人牙慧、人云亦云、随声附和[1]
独分儿、独沉、独具只眼、独茧丝、独自、独雁、独怜、独行、独断独行、独酌、独清、独木难支、独往独来、独志、独摇手、独轨铁路、独然、独宿
鳏寡惸独、三独、私独、抱独、简独、孤独、鳏寡茕独、不独、介独、群独、黄独、寡独、贫独、专独、鳏寡孤独、合独、张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