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科·马季奇生于1980年9月,克罗地亚籍球员,人称“马五爷”。关于该称号,球迷圈的说法是,老舍的话剧《茶馆》里有一位“马五爷”,而马季奇又身披国安5号球衣,于是大家干脆管他叫“马五爷”。 达科·马季奇
马季奇孩提时曾背井离乡、生活困苦,职业生涯从德国起步,后来相继涉足瑞士、波黑和斯洛伐克的联赛。丰富的阅历、良好的天赋,使他掌握9种语言,经常充当球队内部沟通的桥梁。
马季奇在原南斯拉夫各国独立之前就因为战乱而移民去了德国,之后常年在外踢球,由于没有代表过任何国家队参赛,所以也有他是波黑籍球员的说法。但是根据他自己的陈述,他的意愿是代表克罗地亚参赛。
1991年,前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克罗地亚宣布独立,1992年波黑战争爆发,在这片土地上,年少的马季奇不得不为生活的残酷与未来的黯淡而感到迷茫。“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只有11岁,在那种环境中,足球已经成为了最边缘的东西。为了最为基本的生存权利,我和我的家人不得不暂时搬到德国,我不愿离开我的家乡和朋友,但面对无情的枪炮,你又能怎样选择?”马季奇说,那段背井离乡的经历是他心头永久的伤痛,不过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坚强。
1998年,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马季奇回到国内,不过此时南斯拉夫已经成为了六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是的,我很伤心,事实上前南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都期待一个完整强大的国家。但政治能够改变一切,现在我们只能为各自国家的荣誉而战斗!”
2007年年初,马季奇来到天津泰达试训,不过并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身材并不出众、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甚至时任球队主帅雅拉宾斯基,都要向他的好朋友、马季奇原来所在球队的主教练了解他的情况。马季奇凭借勤勉和职业的表现,最终终于赢得了一份合同,而且很快,他便成为球队后防线前的一道天然屏障。刚刚加盟时还对他有所怀疑的泰达俱乐部和天津球迷惊讶地发现,这一次他们又淘到了一块“宝”。那个赛季结束后,马季奇荣膺“中超抢断王”称号,他将马里科、雷比、卡巴雷罗等外援“老前辈”远远甩在了身后,成为泰达队中“蓝领工人”的杰出代表。有意思的是,那个时候在泰达队,马季奇身披的是29号球衣,但他真正喜欢的是8号,因为从他效力的第一支球队开始,他穿的就是8号球衣。不过因为当时队中8号球衣为蒿俊闵所有,他只能另选他号,也许他没有想到,在日后5号成为了他的标志。 共3张 达科·马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