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古属海盐,别称柘湖、康城、前京、苎城、鹦鹉洲等。 金山区在上海市的位置图
春秋时,金山地处吴、越交会,战国时吴、越交战频繁,县境隶属屡变。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前后,吴王夫差败越,金山归吴,周元王三十年(前490年),勾践被释返国,县境复入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威王兴兵败越,金山属楚。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金山设海盐县。《上海通志》大事记记载:“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今金山东南甸山一带设海盐县城,为上海地区首个县治。”
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金山县,隶属江苏省松江府。
民国元年(1912年),金山成立军政分府,隶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沪海道于上海,金山隶沪海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沪海道,隶江苏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金山区属江苏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隶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县城沦陷。金山县政府流亡于江浙边境,隶江苏省江南行署。日军组织“金山区维持会”。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伪县政府,隶汪伪国民政府辖下江苏省。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942年至1943年),日伪“清乡”,金山县政府改为金山县特区公署,由驻嘉兴日军控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金山县仍隶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共9张 金山区
1949年5月13日,金山区解放。1949年5月15日,成立金山县人民政府,隶江苏省。1958年3月,松江专区撤销,金山县改隶苏州专区;1958年11月,金山县划归上海市。[3]
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成立金山区。
清雍正四年至宣统三年(1726年至1911年),乡、保、区、图建置保持从娄县析出时的原状未变,金山区计5个乡,8个保,20个区,125个图;包括朱泾、张堰、吕巷、干巷、松隐5个镇,韩家坞、杨巷、兴塔、北仓、西仓、旧港、南陆、姚家廊下、二龙庙9个市。 金山区区位优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