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属舒国,徐人取舒后,为楚地。
先属九江郡,后属衡山郡。
为舒县,初属淮南国衡山郡,后属衡山国、衡山郡。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废江南庐江郡,分衡山东部、九江郡南部置新庐江郡,舒县属庐江郡。
三国
先后分属为吴庐江郡(治皖),魏庐江郡(治阳泉)。
西晋
仍为舒县,属豫州庐江郡(治阳泉)。
南北朝
梁天监元年(502年),置湘州,改舒县名潜,为庐江郡治。
开皇元年(581年),罢庐江郡置庐州,迁庐州治于合肥。 庐江县行政区划图
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庐州为庐江郡,州、郡治移建于合肥,为存旧名,改旧治为庐江县。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分合肥县、庐江地置舒城县。
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
县境仍沿旧域。
属庐州府。
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起义军贺一龙、马守应由巢县经盛家桥,攻克庐城。
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再次攻克庐城。
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布政使司庐州府。
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庐州府。
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庐江县属安庐滁和道庐州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