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谓阴阳之阳;刚,是指刚正、刚强。阳刚之气,是中华儿女的正直性格的表率,也是中国从古到今表现出中国脊梁的精神,而绝非仅仅肌肉块头的表现。
“阳刚之气”是任何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都不可缺少的品质,无论男女。而缺乏“阳刚之气”也决不应被贴上类似“娘”“女性化”的标签,这种标签意味着女性都是不勇敢、不进取、软弱无能的,这不仅是一种刻板印象,还带有浓重的性别羞耻意味。[1]
倡扬“阳刚之气”要避免陷入过度强调单一化竞争、追求霸权、崇尚暴力等负面情绪中。[1]
刚强的气质和意志。《南齐书·文学传·卞彬》:“父延之有刚气,为上虞 令。”《红楼梦》第六六回:“〔 寳玉 〕每日又不习文,又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儿里闹。再者,也没个刚气儿。”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你看把朝鲜毁的,什么都没有了--我们有的却是股刚气; 军人的阳刚之气
即刚风。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缥缈峰》:“ 葛洪 话刚气,去地四千里。” 宋代苏轼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清风信可驭,刚气在岩麓。”参见“ 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