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鹤城环境》创刊,季刊。
1995年,《鹤城环境》刊名由第03期开始更改为《黑龙江环境通报》。
1997年,该刊页面尺寸改为28cm[9] 。
2014年12月,《黑龙江环境通报》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7] 。同年,该刊编辑部由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劳卫路63号搬迁至齐齐哈尔市卜奎南大街505号[8] 。
主要栏目
《黑龙江环境通报》主要设有生态资源及利用、自然资源及利用、技术与工艺、污染与防治、环境评价与监测、新能源与节能、环境管理、安全监测、绿色建筑、园林绿化与设计、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等栏目[4] 。
报道内容
《黑龙江环境通报》主要报道领域为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原理与工艺、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等内容[3] 。
读者对象
《黑龙江环境通报》主要读者对象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或管理机构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等[3] 。
据2021年第02期期刊内页显示,《黑龙江环境通报》编委会拥有编辑委员7人[4] 。
据2021年8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黑龙江环境通报》出版文献共3840篇[5] 。
据2021年8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黑龙江环境通报》基金论文量为64篇、载文量为2888篇[2] 。
据2021年8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黑龙江环境通报》总被下载393034次、总被引8390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75、(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15[5] 。
据2021年8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黑龙江环境通报》被引量为7097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黑龙江环境通报》影响因子为0.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