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河豚科 Iniidae ( boto ) [ 1属 1种]
仅 1种,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及 Orinoco集水区,在江豚中算大型,体长达 3公尺,吻部粗,其上布有稀疏毛,无背鳍,背脊低,许多成体呈粉红色。台湾无。
亚河豚总科(Inioidea)包括亚河豚科及拉河豚科 , 亚河豚科及拉河豚科耳外骨 , 锤骨 , 前上颌骨及上颌有着共近裔性状(synapomorphies) , 亚河豚总科(Inioidea)于南美有着不少化石记录。已灭绝的亚河豚科(Iniidae)属种大多都有极大的体型及较长的吻部 , 化石大多被发现在南美 , 像黄昏亚河豚属(Hesperoinia) , 蜥河豚属(Saurocetes)及棱河豚属(Goniodelphis)化石较残破 , 它们过去曾被划作亚河豚科(Iniidae) , 现被认为可能不属于亚河豚科(Iniidae)。
在北卡罗莱纳州发现了亚河豚总科的新种化石 , 化石被发现于梅赫林河 , 该齿鲸化石被命名为伊氏梅赫林亚河豚(Meherrinia isoni) , 化石属晚中新世 , 发现化石的位置是海生组份 。伊氏梅赫林亚河豚(Meherrinia isoni)颅骨宽达120至130 mm , 它有对称的颅骨顶部 , 颅骨宽度大小及颅顶高度介乎于拉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及亚河豚(Inia geoffrensis)之间 , 伊氏梅赫林亚河豚(Meherrinia isoni)的颅骨顶部较亚河豚(Inia geoffrensis)的狭长 , 从颅骨特征来看梅赫林亚河豚属(Meherrinia)的形态介乎于拉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及亚河豚(Inia geoffrensis)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