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脉的典型结构由主脉、侧脉和细脉构成,主脉向两侧分生出侧脉,侧脉再逐级分支为细脉,最终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结构[1] [3] [7] 。细脉末端的连接方式分为开放型(末端不闭合)与闭锁型(末端完全闭合),网眼形状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呈现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态[3] 。在多数双子叶植物中,网状脉的主脉数量为1条(羽状网脉)或3-7条(掌状网脉),主脉直径显著大于次级分支[2] [4] 。
依据主脉分生方式,网状脉可分为两类:
羽状网脉:具单一明显主脉,侧脉以羽状排列方式自中脉向两侧延伸,典型植物包括梨、枇杷、夹竹桃等[5][6][7]
掌状网脉:主脉自叶片基部呈辐射状分出多条等粗侧脉,常见于南瓜、蓖麻、棉等植物[4][6]
少数文献将三出脉(如樟树)列为网状脉的第三种类型,其特征为主脉基部同时分出两条侧主脉,形成三条平行主脉。
网状脉广泛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中,是区分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形态指标之一[1] 。单子叶植物中仅天南星科、菝葜科等少数类群具有网状脉,但其细脉连接方式多呈直角交叉,与典型网状脉存在差异[3] [7] 。与平行脉相比,网状脉的侧脉分支次数更多且末端相互连接,而平行脉的侧脉仅具简单分支且呈平行排列[5] 。
羽状网脉的代表植物包括:
苹果:主脉贯穿叶尖至叶柄,侧脉呈45度角分生,细脉形成菱形网眼[1][4]
夹竹桃:中脉两侧对称分出侧脉,细脉末端闭合形成六边形网眼[2][7]
掌状网脉的代表植物有:
南瓜:5条主脉自叶柄顶端呈掌状辐射,细脉形成不规则多边形网眼[4][6]
蓖麻:3条主脉在叶片基部汇合,细脉网眼沿主脉呈带状分布[5][6]
特殊类群如七叶一枝花(单子叶植物)虽具网状脉,但其主脉数量较少且网眼结构较简单[1] [3] 。
网状脉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