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传扬天下。形容名声显赫。[4]
《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拿出那势不两立深恶痛绝劲儿——一打棍子我就名扬天下了。”[5]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三章:驾着宝船到达圣地麦加,成为一家之中第三位“马哈吉”,成为名扬天下的中国穆斯林。 [2]
蜚声于世、著称于世、举世闻名、闻名遐迩、声名远扬、名扬四海、名声大噪、名满天下、驰誉天下[1] [2]
万古流芳、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永垂不朽、馨香百世[2] [3]
默默无闻[2]
名扬天下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2]
1、乾隆四十年春,纪晓岚受学生祝顺昌之托,将太和香椿进献乾隆皇帝,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点为“贡椿”,从此,名扬天下。
2、大梁百姓为他们修建了”三义祠”(祠已废)、”信陵坟”(开封东南6公里处)上吊客不绝,连刘邦也”每过大梁,必祠公子”;朱亥被神化了,他的故里、旧居被改成了仙人庄、朱仙镇(开封市南23公里处);夷门则因有了侯嬴的义举而名扬天下,成了开封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