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美洲的玛雅人就开始培植可可树,称其为cacau。将可可豆烘干碾碎,加水和辣椒,混合成一种苦味的饮料。这种饮料中的可可碱和微量咖啡因可产生兴奋作用。该饮料后来流传到南美洲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阿兹特克人称之为xocoatl,意思为“苦水”,他们为皇室专门制作热的饮料,叫Chocolatl,意思是“热饮”,是“巧克力”这个词的来源。
16世纪时,哥伦布和西班牙人都发现并描述了这种植物和饮料,但他们对其不感兴趣。1544年一个来自多米尼加的玛雅贵族代表团拜访了西班牙的腓力王子,他们随身携带自己喝的可可饮料,是加了香草等香料的起泡沫的饮料,引起西班牙人的兴趣,他们也开始喝这种饮料,并加入糖和其他配料。
1585年第一艘从墨西哥运载可可豆的船到达西班牙,意味着在欧洲已经出现了对可可的消费需要。饮用可可的习惯后来逐渐从西班牙向欧洲其他国家流行。1657年,一位法国人在伦敦开了第一家出卖巧克力的商店,但店的名称叫“咖啡烟草商店”,到1674年才发明了制造固体巧克力的方法。 共7张 可可树
18世纪后,巧克力的价格始降,巧克力渐渐普及。1753年,生物学家林奈正式为可可树命名,因不喜欢“可可”这个词,把它命名为Theobroma cacao, theobroma 是希腊语,意即“神的食物”。
可可树,梧桐科可可属热带常绿乔木,株高4-7.5米,野生状态可达12-15米;树冠繁茂;树皮厚,暗灰褐色;嫩枝褐色,被短柔毛。叶革质,叶柄两端有明显的节结叶具短柄,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7-10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近心[3] 形或钝,两面均无毛或在叶脉上略有稀疏的星状短柔毛;托咔条形,早落。 共5张 可可树
花排成聚伞花序,花的直径约18毫米;花梗长约12毫米;萼粉红色,萼片5枚,长披针形,宿存,边缘有毛;花瓣5片,淡黄色,略比萼长,下部盔状并急狭窄而反卷,顶端急尖;退化雄蕊线状;发育雄蕊与花瓣对生;子房倒卵形,稍有5棱,5室,每室有胚珠14-16个,排成两列,花柱圆柱状。
核果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20厘米,直径约7厘米,表面有10条纵沟,干燥后内侧5条纵沟不明显,初为淡绿色,后变为深黄色或近于红色,干燥后为褐色;果皮厚,肉质,干燥后硬如木质,厚4-8毫米,每室有种子12-14个;种子卵形,稍呈压扁状,长2.5厘米,宽1.5厘米,子叶肥厚,无胚乳。花开在树干和粗壮的树枝上;果实呈橄榄球的形状,直接垂挂在树干或粗壮的树枝上;花期果期均为全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