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山鹑雄性成鸟:头顶、枕和后颈暗灰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纹的末端常扩大成点;额部、眼先、眼上纹和头的两侧棕褐色;前额基部有一小黑斑,介于两鼻孔之间;耳羽栗褐色,具浅黄羽干纹。上背及下颈和前胸有两侧均为灰色,混以棕褐色;有的羽毛具次端横斑。体背其余部分棕色;具灰黑色虫蠹横列的细纹,并杂以排列整齐明显的栗色横斑;尾上覆羽的横斑变稀但更宽阔,中央三对尾羽表面与背同色,其余尾羽纯栗,而具更暗栗色的宽阔次端斑;肩和翅上覆羽及三级飞羽与背小覆暗,初级飞羽和次纺飞羽褐色,内外均具浅棕白色横斑;但次级飞羽褐色部分亦缀以棕点;喉侧羽变长变尖,呈须状;头部羽毛和前胸呈棕褐色;下胸至腹部中央具马蹄形黑色块斑。胸侧灰色,两胁棕白,并均具宽达4毫米的栗色横斑;腹部白沾棕;尾下覆羽棕白色。[2] 共17张 灰山鹑
雌性成鸟:羽色和雄鸟基本相同。头顶暗褐;羽干纹暗棕;耳羽浓栗,中部转黑,眼下有栗斑与耳羽相连;上背灰色范围十分狭窄,上胸呈深棕褐色;下胸马蹄形黑斑缩小,或仅存痕迹。[2]
虹膜暗褐色,嘴暗铅色或暗角色;跗蹠和趾暗棕色。[2]
大小量度:体重♂395-420克,♀337-405克;体长290-310毫米;嘴峰21-22毫米;翅♂147-160毫米,♀150-159毫米;跗蹠39-41毫米。(注:雄性—♂;雌性—♀)[2]
灰山鹑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和高山等各类生境,夏季多在高山乱石荒坡、有稀疏树木和灌丛的高原草地、或在山脚沟谷、河边、湖边矮树丛以及山地田野等生境中,冬季常到山脚平原、农田耕地以及村庄附近的打谷场或干草堆上活动。[2]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或为家族群、或为由家族群组成的更大群体。通常为5-15只的群体活动。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ik, ki-errr-ik,重音在errr上。性情活泼,善于奔跑和隐蔽。受驱赶时发出低沉的grrree-grrree叫声。飞行快速且呈直线飞行,但通常飞不多远即落入地上草丛或灌丛中。起飞时常发出高声鸣叫。飞行不高,常紧贴地面飞行,两翅煽动迅速,并发出清晰的振翅声。[2]
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嫩叶、芽、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谷物等农作物,特别是秋冬季节,常在农田地中觅食,此外也吃蚱蜢、蝗虫、蟋蟀等小型无脊推动物和昆虫,特别是夏季。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中午多在阴凉处休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