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乃斯草原降水丰富,水系发达,草原类型复杂多样,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资源。尤其是中山带的山地草甸及
海拔较高的亚高山草甸,植物种类繁多。每年6-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山岗、群群牛羊和点点毡房构成草原之夏的生活圈。草原恰似五彩织成的地毯,绿底银边花带,在蓝天映衬下尤显华丽而气势恢宏。皑皑雪峰,繁花似锦的五花草甸、苍翠的云杉林带、银色的水飘带,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时而狐狸、旱獭、野猪、雪鸡等出没在森林和草丛间。每逢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体会伊犁大草原秀美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所在行政区关系——辨别
共5张 巩乃斯草原
巩乃斯河发源于艾肯达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的交界处,是218国道的要冲部位),流经伊犁州新源县。 所在地理关系——辨别
伊犁马
巩乃斯河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东端,距伊宁市196公里,距乌鲁木齐市495公里。在北纬43°03′-43°41′和东经82° 28′- 84°56′之间,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地形特点是三面环山,西部敞开,东高西低,年降水量在270—800毫米之间,年时照 数为2400— 2700小时,这里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风景秀丽,宜农宜牧。全县总人口23万人,自然草场有701万亩,总面积1216.95万亩,其 中耕地面积80.19万亩,产草量较高,草质优良,牲畜存栏头数为自治区第二大牧业县。新源县辖5镇5乡6个国营农牧场,辖区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七十二团、伊犁酿酒总厂,巩乃斯种羊场、伊犁州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新源钢铁公司、天西林业局新源林场、新源监狱、驻县武警 8660部队、8664部队、8662部队、巩乃斯养路段、伊犁第一师范等11个单位。(巩乃斯)先秦为塞人地。自两汉迄晋皆为乌孙国土(乌孙汉时属西域都护府至晋)。至隋唐被西突厥控制(文帝开皇四年,西突厥臣隋),必国名为石汉那国。唐时属昆陵都护府代管的鹿州都督府(原为五咄陆部的突骑施牧地)。辽至元间为察合台汗国,元为阿力麻里行中书省。明王朝时隶于卫拉特,均为游牧养生之所。至清朝政府统一新疆后,伊犁置将军及道、府、县,新源被置为厄鲁特营游牧地,划分为上三旗及下五旗。下五旗在在霍诺海、崆吉斯、哈什一带,新源全境就包括其中。 巩乃斯草原的马
共3张 巩乃斯草原
伊犁巩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为最,6月哈萨克牧民从“冬窝子”转场而来,使花香鸟语之中,又多了阵阵牧歌,片片牧群,盛装的少女,剽悍的骑手,为壮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机。距新源县城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的景点之一。 巩乃斯草原
草原北面的阔克乔克(绿色山峰)山北麓分布着全国素有“花果山”之称的野果林,有塞威氏野苹果、马林(树莓)、野生欧洲李等等,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欧亚大陆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野生果林带,总面积达一万亩。这里被科学考察论定为北方苹果的源种地和野生果类的基因库,是开展科考旅游的宝地。野生果树林,地跨新源、巩留二县,已被列为自治区野果种质资源保护区,并建立了野果林改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