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承1915 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 1919年获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和教育心理学博士。[1] 廖世承
1909年入南洋公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毕业后赴美入布朗大学,专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留美时曾得曼宁优奖生(JamesManningScholarship)荣誉,被举为全国科学会名誉委员,并得SigmaXiKeg荣誉。
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是当时著名的中等教育专家,致力于教育科学实验,参与创建中国最早的心理实验室之一,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实验室,并与陈鹤琴一起进行心理实验的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编著了《智力测验法》一书,列有实验方法 35 种。
廖世承、孟宪承、陈鹤琴、俞子夷、徐养秋、程其保皆系郭秉文、陶行知在南京师范倡导教育学要科学化的改革中延聘的名师。
南高师附中1917年筹备,1919 年建成一院, 1921 年建成二院,属教育科领导,至东南大学附中时投入巨资,由廖世承任主任,增一流设备,聘一流教师,为同类学校中少见,曾在东大附中执教者有罗家伦、张其昀、胡焕庸、雷宗海、舒新城、邹秉文等,培养了大批人才,如刘晓、巴金( 李尧棠 ) 、胡风( 张光人 ) 、屈伯川、周鸿经、徐克勤、周同庆、李国鼎、余传韬等。
《智力测验法》 陈鹤琴
《教育心理学》
《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
《测验概要》(合编)
1924 年廖世承编撰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中国这门学科最早的教科书。同年,在实验的基础上,写出《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比较了道尔顿制与班级教学制的优劣,并得出根据中国具体条件很难实行道尔顿制的结论。
1925 年廖世承与陈鹤琴合编了《测验概要》,该书对推广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起了一定的作用,是一本测验的最简便的用书,廖世承把当时只用于个人的中小学测验发展为用于团体,并丰富了测验内容,被称为 “ 廖氏之团体测验 ” 。
廖世承在民国8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9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附中部主任,与陈鹤琴合编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是中国最早的智力测验专著。之后又编写《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成为中国最早的两本高等师范及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 廖世承先生照片集
在此期间,廖世承积极参与以改革学制和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运动,力主在全国实行中小学“六三三制”。民国11年,廖世承起草这项新学制,由政府批准施行。从此,中小学“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